丘北概况
县情简介
丘北县情概况(2016年最新版)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0-08 浏览次数:8339次

    丘北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州北部。有国土面积50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2万亩。全县辖3个镇9个乡101个村民委(社区)1265个自然村,总人口48.95万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8%。丘北县情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历史悠久。丘北于道光二十年建县, 1949年3月31日,丘北正式解放,隶属文山专区,1958年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成立后,为文山州所辖县。二是民族众多。境内居住着汉、壮、苗、彝、白、回、瑶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2.3%,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三是区位独特。距省会昆明市280公里,距州府文山市108公里,距文山普者黑机场80公里,境内S240线、S311线两条省道纵横连接,普炭一级公路建成通车,云桂铁路即将建成通车并在丘北设置州级枢纽站,是文山州通往贵州省和云南省通往“两广”等泛珠三角地区及北部湾的重要通道。四是资源丰富。在生物资源方面,丘北主产辣椒、烤烟等经济作物,种植发展红豆杉、核桃、油茶等,是中国著名的“辣椒之乡”,全国蔬菜基地县、科普示范县,云南省的商品粮、牛、羊、生猪基地县、林业发展重点县以及生态优质烟叶种植基地县;在矿产资源方面,主要有铝、煤、天然瓷土等3类19种;在水能资源方面,理论蕴藏量33.8万千瓦,可开发量近20万千瓦,现有发电总装机容量12.2万千瓦;在旅游资源方面,境内有“世间罕见、国内独一无二的喀斯特山水田园风光”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普者黑。
    “十三五”期间,丘北县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全面实施“项目拉动、旅游带动、工业推动、农业高效、绿色生态、统筹城乡、和谐共享”发展七大战略,全力打造“旅游休闲、现代物流、新型能源、生物资源、新型铝业”五个基地,加快推进“交通便捷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信息网络化”五个进程,努力建设“通江达海、背靠滇中、产业聚集、生态优良、民族团结、繁荣开放、富裕文明”新丘北(简称“7557”发展思路)。
中文名称
丘北县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下辖地区
锦屏镇、双龙营镇、曰者镇、八道哨彝族乡、腻脚彝族乡、新店彝族乡、官寨乡、舍得彝族乡、温浏乡、天星乡、树皮彝族乡、平寨乡。
政府驻地
锦屏镇
电话区号
0876
邮政区码
663200
地理位置
云南东南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北部
面 积
5038.0005平方千米
人 口
48.95万(2015年)
车牌代码
云H
行政代码
532626
目录
1 历史沿革
2 行政区划
3 地理环境
▪ 位置
▪ 地形
▪ 气候
4 自然资源
▪ 水资源
▪ 土地资源
▪ 林地资源
▪ 生物资源
▪ 矿产资源
5 人口
6 经济发展
▪ 概况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7 文化
8 旅游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属楚地,秦属进桑、句町部族区域。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属牂牁郡,蜀汉、晋隶兴古郡。
    唐武德七年(624年)属郎州,天宝七年(748年)属南诏拓东节度,宋大理国时期属石城郡维摩部。
    元至元七年(1270年)属阿宁万户府隶广西路,明隶广西府维摩州。
    清康熙八年(1669年)隶师宗州,雍正九年(1731年)设师宗州同分防丘北州同,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降丘北州同知为丘北县丞,道光二十年(1840年)升丘北县升为正县,隶广西(今泸西)管辖。
    民国二年(1913年)隶蒙自道,后废道直隶云南省都督府,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隶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隶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属文山专区。1958年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属自治州所辖的县。
    行政区划
    截止2015,年丘北县辖锦屏镇、双龙营镇、曰者镇、八道哨彝族乡、腻脚彝族乡、新店彝族乡、官寨乡、舍得彝族乡、温浏乡、天星乡、树皮彝族乡、平寨乡共3个镇9个乡(其中5个彝族乡)101个村民委(社区)1265个自然村。
    地理环境
    位置

    丘北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03°34′~104°45′、北纬23°45′~24°28′。东隔清水江与广南县毗邻,南与砚山县、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接壤,西隔南盘江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泸西县相望,北与曲靖市师宗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林县衔接。县境内东西横距100千米,南北纵距70.5千米,国土面积503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82万亩。县城距省会昆明市280千米,距州府文山市108千米,距文山普者黑机场80千米,境内S240线、S311线两条省道纵横连接,普者黑至炭房一级公路建成通车,云桂铁路即将建成通车并在丘北设置州级枢纽站,丘北民用机场和师宗经丘北至文山铁路即将在“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是文山州通往贵州省和云南省通往“两广”等泛珠三角地区及北部湾的重要通道。
    地形
    丘北地处滇东南岩溶丘陵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丘北山脉发源以暮冶山为主。暮冶山脉自曲靖市陆良县龙海山蜿蜒曲折二百余里至红河州泸西县龟山,环回向东之紫薇山;自紫薇山过江、舍得羊雄山蜿蜒二百余里,层折叠落,丘北之南,为暮冶山。丘北境内最高海拔(舍得彝族乡羊雄山顶峰)2501.8米,最低海拔(温浏乡弄位村)782米,县城驻地锦屏镇海拔1452米,普者黑海拔1460米。海拔高低悬殊,形成明显的山区与坝区,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83%,坝区面积占国土面积17%。
    气候
    丘北由于地处低纬季风区域,气候属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温差小、干湿季分明、垂直差异显著的低纬山原气候,兼具有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立体气候明显。多年平均气温16.7℃,1月平均气温9.2℃,极端最低气温-6.0℃(1982年12月27日);7月平均气温21.9℃,极端最高气温34.9℃(1992年5月2天1994年5月2日、2010年5月6日)。最低月均气温3.8℃(1968年2月),最高月均气温23.8℃(1963年5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2.7℃,最大日较差21.4℃(2010年3月11日)。生长期年平均152.5天,无霜期年平均295.3天,最长达362天,最短为22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920.2小时,年总辐射129.3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327天(一般为2月1日~次年12月25日)。年平均降水量1143.3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56.6天,最多达189天(1981年),最少为111天(1985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467.5毫米(1997年),极端年最少雨量731.8毫米(2009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10月,6月最多。
    自然资源
    
水资源
    丘北县年平均降水量为1143.3毫米,境内水系分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和红河流域泸江水系,南盘江为界河,清水江为主干河,境内主要有南盘江、六郎洞河、夸墨河、拖底河、官寨河、补挡河、清水江、南丘河、清水河、清平河、石葵河、盘龙河(马恒地段),全县年总产水量59.11亿立方米,径流量21.99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4499立方米,人均可用水量190立方米。普者黑湖为较大的天然湖泊,水面10.8平方千米。丘北县水能理论蕴藏量33.8万千瓦,可开发量21万千瓦,为理论蕴藏量的61.94%。现有发电总装机容量15.8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75.24%。可开发的水电站主要集中在:南丘河、清水河、清水江、官寨河和补挡河上。其中清水河已建有红旗电站、碧松就电站、小龙潭电站;清水江已建有格雷一级、格雷二级电站、猴爬岩电站、坝达电站;官寨河已建有官寨电站、小秧补电站、歹马电站;南盘江已有云鹏电站、雷打滩电站;凤尾河上在建凤尾电站;补党河已有秧革电站和在建补党二级电站。待开发电站:石别、补党一银、木梳、南丘、雨堵等电站。除地表水外,还有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著名的矣勒、水头、摆落、旧城四泉,均靠地下水补给。六郎洞地下河径流区约1020平方千米(境内面积约占824.26平方千米),总补给区约2280平方千米,于50年代在此建成一座装机容量3万千瓦的全国第一座地下水力发电站。
    土地资源
    按照2015年土地变更数据显示,全县有国土面积503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82万亩,其中:水田18万亩,水浇地2万亩,旱地162万亩。适宜种植粮食作物和烤烟、辣椒、莲藕、葡萄、三七等经济作物。
    林地资源
    丘北县是云南省林业发展的重点县之一。截至2015年,林地面积396.3万亩,适宜种植云南松、云南红豆杉、杉木、榉木、红椿、楠木、核桃、油茶等树种和野生菌的生长繁育,发展山地和林下经济潜力巨大。可利用草原面积260.27万亩,其中禁牧面积33.72万亩,草牧平衡区面积226.55万亩。
    生物资源
    丘北属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兼具有低纬度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为生物资源多样性创造了条件。境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经初步调查野生维管束植物多达119科333属470种,其中国家保护野生植物16种。珍稀植物有三七、银杏、董棕、野茶树、云南七叶树、云南含笑、三尖杉、红花木莲、草乌、黑节草(石斛)、铁线莲、雪上一枝蒿。菌类17种。脊椎动物176种,其中鸟类145,兽类16种,土著鱼类有4目8科27属40余种,珠江特有鱼种4种,有3种洞穴特有鱼类(丘北盲高原鳅、鹰喙角金线鲃和丘北无眼金线鲃);珍稀动物有穿山甲、岩羊、锦鸡(箐鸡)、狐狸、眼镜王蛇、独眼鱼等。
    
矿产资源
    到2015年止,境内已发现矿产19种,主要有铝土、煤、金、铜、铁、锰、汞、锑、镓、钛、磷、滑石、白云岩、硅石、石灰岩、陶瓷土、方解石、砖瓦用页岩、建筑用砂等。铝土矿主要分布在腻脚、树皮、八道哨3个乡,现已查明原矿量5324万吨,净矿量2063万吨,伴生镓矿736吨。磷矿,主要分布在新店乡,现已探明矿产地1处,为舍龙磷矿,储量148.38万吨,平均品位32﹪(工业品位为15﹪)。锰矿主要分布在树皮乡、官寨乡、锦屏镇、双龙营镇一带,现已查明矿产地四处,分别为大冲—布玉锰矿(44.54万吨)、大马恒锰矿(12.88万吨)、石汪锰矿(97.72万吨),小马恒锰矿(33.96万吨),总储量189.1万吨,远景储量300万吨。金矿全县12个乡(镇)都有金异常点,总储量649.62千克,现已查明储量和开发的有茶花金矿(307.8千克)、布红金矿(107.82千克)、小水塘金矿(234千克)三处。煤矿主要分布在腻脚乡、八道哨乡、树皮乡、舍得乡一带,现已查明矿产地三处,总储量898万吨,分别为水米冲煤矿(330万吨)、大转弯煤矿(356万吨)、龙嘎煤矿(212万吨),现已开发的有水米冲煤矿。铁矿主要分布在温浏乡、树皮乡、腻脚乡、新店乡、天星乡一带,其中温浏乡白泥塘铁矿储量164万吨,远景储量达500万吨以上。汞矿主要分布在腻脚乡、双龙营镇一带,现已查明洗马塘汞矿金属储量920吨,属中型矿床。铜矿主要分布在温浏乡一带,现已查明储量16450吨(金属量),已开发的有陆独铜矿。石材(石灰岩)主要分布在八道哨乡阿丫龙村和平寨乡一带,现已查明储量812万立方米,在丘北已建成2家石材加工厂,有3家加工厂在筹建中。瓷土主要分布在锦屏镇上寨村和双龙营镇落水洞村,现已查明储量96.9万吨,矿产地2处。
    人口
    2015年末,丘北县总人口48.95万人,境内居住着汉、壮、苗、彝、回、白、瑶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1.1万,占总人口的62.3%。汉族有18.45万人、壮族有13.67万人、彝族有7.96万人、苗族有7.75万人、回族有0.67万人、白族有0.67万人、瑶族有0.33万人。
    经济发展
    概况
    201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4.4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2.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1亿元,增长20.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亿元,完成10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95亿元,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亿元,增长10.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74元,增长1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50元,增长9.6%。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5.28亿元,增长9.7%;各项贷款余额39.29亿元,增长20%。人口自然增长率7.03‰。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6.39%。
    第一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丘北县烤烟、辣椒、畜牧业已发展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2015年,丘北县农业总产值36.8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3.26%;实现农业增加值21.3亿元,同比增长5.8%;粮食总产量23.96万吨。已形成以双龙营镇镇为主的万亩优质烟基地,以树皮为主的丘北辣椒种植基地,以曰者、八道哨、普者黑景区为主的万亩葡萄、万亩莲藕和万亩油菜花基地,三七、草乌、万寿菊、重楼、铁皮石斛等生物药材种植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产业结构规模化格局初具雏形。2015年全年完成烟叶收购31.5万担,实现烟农直接收入4.51亿元,辣椒种植48.2万亩,产值达4.77亿元。实现生猪出栏95万头,畜牧业总产值达16.23亿元。丘北县被列为全国蔬菜基地县和云南省商品粮基地县、生猪牛羊基地县。
    第二产业
    丘北主要有电力、建筑建材、酿酒、农特产品加工、风电、光伏发电等工业,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9.7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8亿元。非电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2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31.64亿元,从业人员28345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亿元,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8亿元,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16.8亿元。
    第三产业
    2015年丘北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5.28亿元,比上年增长9.7%,比2010年增长130.3,年均增长18.2%,各项贷款余额37.76亿元,比上年增长6.21亿元,比2010年未增加131.5%,年均增长18.3%。
    2015年,丘北县第三产业增加值26.5亿元,增长12.5%,占GDP的比重为41.2%,是GDP增长的重要引擎。我县紧紧抓住“旅游强省”战略,积极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把旅游逐步从“接待型”、“经济型”提升为“支柱性”产业。2015年,游客总数达300.4万人次,比2010年增长157.4%,年均递增20.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亿元,比2010年增长2.5倍,年均递增28.2%。
    丘北县依托旅游资源优势,进一步发挥旅游产业对整个消费市场转型升级的引领、辐射作用,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亿元,比2010年增长1.5倍,年均增长20.3%。住宿、餐饮业回归理性增长,大众餐饮持续旺销。其中:住宿业营业额14229.2万元,同比增长13.5%,餐饮业实现营业额75316.1亿元,同比增长19.7%。
    文化
    丘北县境内有黑箐龙村的大龙山洞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遗址,新石器时代作品一狮子山崖画,春秋末战国初(公元前475年)的古代乐器一草皮铜鼓,未发掘的元梁王堆,明朝白蛮(白族)的火葬罐群;建于清朝时期的文庙、金塔(文笔塔)、象鼻岭水利工程;有内涵丰富的滇戏,独具特色的丘北花灯《放羊调》、《小小扁担》等,民族传统曲艺《天体歌》(瑶族)、《三胡说唱》(彝族撒尼人)、《唱芦笙》(苗族)等,以及白族多姿多彩的舞蹈《霸王鞭舞》、《脚恋舞》等民间文艺,是供专家学者科学考察和文学文艺工作者搜奇采风的重要地区。普者黑是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第三个拍摄地,是悬棺主人——僰人的最后聚居地,是全国青少年户外活动营地,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千人跳弦子万人抹花脸”创造世界吉尼斯纪录。彝族弦子舞、壮族火草被制作、瑶族蓝碇制作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
    普者黑
    “普者黑”是当地彝族语言音译词,译为汉语是“盛满鱼虾的池塘”,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湿地公园,被评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省重要湿地,被列为云南省旅游循环经济试点县和全省九大康体度假基地。丘北荣获“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第56名,以“天地梦境人间瑶池”美誉中华100大亲水美景榜第6名。普者黑景区总面积388平方千米,256个景点各具千秋,360座孤峰星罗棋布,90个溶洞千姿百态,54个湖泊相连贯通,40里荷路婀娜多姿,2万亩水面清澈透明,13千米大峡谷雄险壮观,13千米茶马古道神秘古朴,4万亩高原喀斯特湿地让人叹为观止,壮、苗、彝等少数民族风情摇曳多姿,以岩溶湿地、湖泊峰林、水上田园、彝家水乡、荷花世界、鱼鸟天堂为主要景观,国内外专家学者多次亲临普者黑景区考察研究,被建设部专家誉为“世间罕见、中国独一无二的喀斯特山水田园风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质学顾问安德烈·克朗奇先生考察后评论说:普者黑这种亚热带岩溶地貌是中国的珍宝,是世界的珍宝,这种特有的地理奇观,将成为世界地质工作者的科考基地。
    摆龙湖
    摆龙湖,位于曰者镇摆落村摆落大山,距普者黑景区15千米。1958年兴建时,周恩来总理经常电话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并作出指示要严格把好质量关。水库坝为土石重力坝,高30米,坝顶长262米,水库总库容量5720万立方,平均水深27米,水域面积3.6平方千米,库中分布有8座小岛和14个半岛,岛上植被繁茂,花草幽香,水质清澈明洁,为Ⅱ类水质。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凤尾洞
    凤尾洞位于双龙营平龙村民委境内,平龙村西2.5千米处的凤尾村后山。溶洞有两个洞口,一大一小,大的一个洞口宽约4米,高约6米;小的一个洞口宽约3米,高约5米。从两个洞口进去约15米处交汇。溶洞内有大量钟乳石景观,有成片的“酥肉地”、“铁砂滩”、“龙冠凤尾”、“送子观音”、“仙女绣楼”、“帝王黄罗伞”、“仙境洞房”、“灵芝谷”、“青蛙望灵芝”、“擎天玉柱”、“群仙聚首”、“雄鹰守洞”、“和尚把关”、“悟空摘桃”、“乌龟探奇”、“洞中石林”、“巨龙戏水”、“石马饮水”、’“石鼓石钹”以及“洞中峡谷”等等。
    猴爬岩
    猴爬岩,猴子常绝壁嬉戏,少者数十只,多者百余只,故名猴爬岩。位于县城东北温浏乡境内,距县城56千米,景区面积5平方千米,由峡谷、动植物、瀑布、暗河、溶洞构成。猴爬岩峡谷,在清水江上游鱼洞—革夺之间,长9千米,顶宽500—800米,底宽30—100米,深400一500米。两岸绝壁连绵,江面最窄处仅25米,十分险峻,谷底有多级瀑布和险滩,岸边原始森林掩映,暗河、大泉、溶洞常现。在猴爬岩峡谷底部,有一植被群落,分布于海拔840—1000米之间,长约9千米,宽25—250米,主要有榕树、毛麻楝、麻芋叶(俗名)等。为当今少有的亚热带—热带原始森林。
    
六郎洞
    六郎河位于县城西79千米,新店乡小江口村旁。相传,北宋名将杨六郎因抵御契丹有功,而为潘仁美谗陷后,率部退守西南时曾驻扎此洞,故名“六郎洞”。落太邑、大铁、架木革、阿落白、鲁底等地下水,汇集至六郎洞涌出地面,出水甚丰,最大流量92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23.2立方米/秒,一九五九年国家在洞内筑坝,形成深30米的地下水库,建成一座装机容量为3万千瓦的地下水力发电站。
    舍得草场
    舍得被誉为“小香格里拉”,是彝语,舍:箐;得:洼,含义是洼塘箐。舍得景区主要以草场、高原风光、名优特产、浓郁的民族风情及革命根据地五绝而著称。有10万亩草场、白泥塘僰人文化生态村,羊雄山、华竹箐、大石盆等景点,规模化的风电发电风车十分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