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指南
旅游服务
游客至上 平安先行 普者黑景区扎实推进平安创建助力景区提档升级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0-25 浏览次数:496次

    近年来,普者黑景区平安创建以争创5A级景区为契机,以提升游客安全感和满意度为中心,突出党建引领、治安打防、矛盾化解、综合整治“四大抓手”,全力提高“四个指数”,扎实推进景区平安创建助力景区提档升级。
    一、抓党建引领,弘扬美德,提高游客舒心指数。一是树立一面旗帜。坚持“党建促创平”的工作思路,全面加强景区管护局、旅游警察大队、旅游开发公司、普者黑村委会等景区服务单位、基层组织的党建工作,在普者黑景区大门旁的游客服务中心设立党员服务驿站,在售票处等各个服务窗口设立“党员先锋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景区平安创建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党建+旅游+创平”的新方法、新途径。二是健全一套机制。今年初,县综治办、景区管护局联合印发《丘北县普者黑景区平安创建实施方案》,成立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景区管护局局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景区管护局,将3个涉及乡(镇)、22个相关职能部门纳入创建成员单位,明确了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工作步骤、工作要求和考核标准,同时结合创建实际,制定了一系列配套制度。三是弘扬一种美德。依托全县志愿服务队伍、景区服务公司职工、景区政法干警等综治维稳力量,在以身作则、全心全意服务好游客的同时,采取悬挂标语、展出展板、表演节目等形式,深入景区大力宣传见义勇为模范事迹和相关法律法规,广泛倡议见义勇为精神、大力弘扬社会正气,涌现出了在景区勇救落水儿童的普者黑村民黄绍清、勇救落水游客的“最美导游”林峰、“最美车夫”龚正得等一批见义勇为先进事迹。
    二、抓治安打防,安全优先,提高游客安心指数。一是调整充实旅游警察队伍。成立县公安局旅游警察大队,与景区派出所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大队由一名副局长专门分管并常驻,设大队长1名、副大队长2名。今年来,大队民警由原来的5名增加为10名,协警由原来的13名增加为80名,旅游警察队伍得到进一步充实。二是严打各类违法犯罪。深入开展扫黑除恶、缉枪治爆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黄赌毒”、故意伤害、强买强卖等与游客利益密切相关的违法犯罪,不断净化景区治安环境,大力提升游客安全感,出现了“无门农家乐”的新现象。今年来,共接处警200余起,受理行政案件27起,查处16起;立刑事案件37起,破案1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人,收戒吸毒人员8人。三是严密治安防控。强化景区农家乐治安管理,提升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安装率,截至目前,景区农家乐已安装治安管理信息系统346家,系统安装率由年初的15%提升至90%以上,有效提升了景区治安管理和反恐维稳能力。强化景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托智慧旅游项目,投入6700余万元,加强景区智慧基础设施、安全防范系统、多元智能化运营系统、智能交通管控系统、智慧停车场、人脸识别、安全标志、标牌等建设,提升景区治安防控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目前该项工程仍在推进中。强化社区警务工作,实行警务工作网格化,将景区划分为5个网格,每个网格设立1个警务室,配备1名民警和10名左右协警驻守,延伸警务触角,织密网格巡逻防控网,提升景区见警率。
    三、抓矛盾化解,促进和谐,提高游客暖心指数。一是注重多元化解。着力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的大调解体系,充分发挥景区、公安、司法、市监、村委会作用,相互衔接配合,形成“五位一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做到早受理、早排查、早化解。今年来,共调处涉旅游纠纷50余起,其中公安调解28起。二是注重诉调联动。为加强诉调对接,及时化解涉旅游纠纷,县法院于2016年在普者黑村小组挂牌成立了普者黑旅游法庭,通过两年多的工作实践,该法庭总结出了“四快、三定、两免、一重”的“4321”工作机制。“四快”即根据游客行程短、流动性强的特点,对旅游纠纷实行快速立案、快速审理、快速结案、快速执行;“三定”即定期、定点、定人,“定期”就是在旅游旺季为游客提供全天候诉讼服务,“定点”就是以旅游法庭为依托实行巡回办案,定人就是专人驻守与轮流值班相结合开展诉讼服务;“两免”即对诉前调解和适用小额速裁程序审理的案件免收诉讼费用;“一重”即注重调解,加强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的衔接配合,完善涉旅游纠纷诉调对接处理机制。自法庭成立以来,已审结普通民事案件240余件、涉旅游诉讼案件1件、涉环境资源刑事案件9件、涉及景区综合治理行政案件1件;开展旅游维权集中宣传活动4次,接受咨询50余人次;通过诉调对接机制化解矛盾纠纷20余起。
    四、抓综合整治,规范秩序,提高游客称心指数。一是开展交通秩序整治。新建多条进出景区的道路,尽可能让景区道路实现互联互通、进出畅通。旅游旺季实行交通管制,科学规划车辆进出景区的路线,完善拥堵解决方案,加强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对重点路段实施电子警察执法,有效解决了景区交通拥堵问题,景区交通秩序进一步改善。二是开展火灾隐患整治。针对景区木质结构建筑较多,火灾隐患较大的特点,县消防大队在景区成立了消防执勤站及水上应急救援分队,配备官兵5名,配齐相关消防、救援器材,加强景区火灾巡逻防控和事故救援工作,确保一旦发生火灾或救援报警能及时处置。三是开展综合环境整治。认真落实“1+3+N+1”景区综合整治模式,即建立健全1个集中统一的综合整治指挥平台,强化景区执法大队、旅游警察、旅游法庭3支执法队伍,充分发挥旅游、物价、交运、人社、文广体、民宗、工信商务、税务、通信等(N)个职能部门作用,建立1个综合整治监管履职监察机制,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发力的综合整治体系。今年来,共查处违章建筑25起,强制拆除违章建筑8所(间);建立小马车管理协会,规范小马车停放地点,签订“小马车驾驶员承诺书”300余份;说服教育旅游市场违规人员230余人次,没收摆摊用具50余套,说服教育乱停乱放、乱摆摊设点人员280余人次;查处私划游船行为36起,没收私划游船36条,有效优化了景区游览环境。

(编辑:马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