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丘北县依托普者黑得天独厚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紧抓上级关于开展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的机遇,在获得原国家质检总局同意筹建“全国喀斯特高原湿地旅游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的基础上,筹资建设全国喀斯特高原湿地旅游知名品牌示范区,促进丘北旅游业转型升级。
普者黑景区拥有多个“世界之最”:世界上最大的岩溶高原湿地、世界上荷花种类最齐全的观荷基地、世界上观音塑像最多的观音洞、世界独有的普者黑花脸节。普者黑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特殊的岩溶湖群湿地生态系统,是云南省高原湖泊生态系统中唯一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普者黑在喀斯特湿地的特有物种组成上具有唯一性,在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景观类型上也具有不可替代性。丘北县按照“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生态保护、共治共享”的原则,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努力打造“生态・康养・优质・幸福”旅游目的地,助推丘北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新局面。
为保证顺利完成筹建目标,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密切配合,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围绕以下主要任务措施开展筹建工作。一是制定明确清晰的区域品牌建设规划。成立筹建工作领导机构,由县长任组长。起草《“全国喀斯特高原湿地旅游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筹建规划报告》,由县政府发布实施。县财政对“全国喀斯特高原湿地旅游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工作提供专项经费,为实施品牌建设规划提供经费保障。制定并出台品牌培育、保护政策和措施。二是建设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文化。以壮、苗、彝等民族文化风情为核心,加强丘北普者黑旅游品牌文化建设。出台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宣传口号,形成创建口号和区域品牌LOGO。形成符合产业发展特色的品牌建设理念,建立完善诚信服务体系,推动骨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三是夯实旅游品牌建设的质量基础。建立质量指标考核体系和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加强监管以规范旅游市场,加强进出口产品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健全顾客投诉公共服务平台,夯实标准、认证认可等质量工作基础,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提升质量管理整体水平。四是加强旅游区域品牌建设工作。深入推动品牌培育工作,开展游客满意度测评工作,深化品牌建设意识,营造良好氛围。五是推动普者黑旅游产业发展特色鲜明。不断完善普者黑景区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不断完善,健全旅游安全保障机制。
通过筹建“全国喀斯特高原湿地旅游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质量与品牌建设新格局,不断提升旅游服务业质量水平,带动丘北相关产业实现赶超发展、跨越发展。力争到2020年,达到旅游服务业效益突出:旅游服务业效益突出,年接待游客达67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50亿元,景区门票收入达1.7亿元;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旅游服务业游客满意度达90%以上,巩固普者黑景区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成果,继续开展仙人洞村省级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建设,力争把普者黑景区建成5A级景区,争创文山州政府质量奖1项;旅游带动相关产业品牌发展,在食品、农产品领域,推动HACCP认证达4个以上,有机产品认证达6个以上,绿色食品认证达4个以上,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达4个以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件以上,中国驰名商标1件以上。
(编辑:马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