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3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举行“开好局、强信心、促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经济发展专场。发布会上,文山州发展改革委、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交通运输局、州农业农村局、州文化和旅游局、州三七中医药发展中心有关领导分别介绍了该州经济发展情况。
上半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8.88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位居全省第6位。
砚山县一马当先,拼出了“砚山经验”,增速达14.4%,分别高于全国、全省8.9和9.3个百分点。
1—8月,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1%,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分别增长48.6%和6.7%。
截至8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分别增长14.46%、11.94%。
……
一组组亮眼数据,拼经济,文山州交出了喜人成绩单。今年以来,文山州采取系列硬举措,全力以赴拼经济,全州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经济实力持续增强,稳中向好。
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以绿色铝产业链为代表的工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以绿色硅产业为引领的电子行业增长超400%,连续3个月保持200%以上的高速增长。
结构不断优化。第二产业比重从2020年的33.6%调整到2022年的38.3%,提高4.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8.8%。投资结构发生深刻转变,产业投资成为稳投资的关键,占比达52.5%,比去年同期提高7.6个百分点。
市场消费逐步恢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7.24亿元,增长11.1%,比全国(7.0%)全省(7.2%)分别高4.1、3.9个百分点,增速排全省第4位,为近5年来最好成绩。旅游业全面复苏,实现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26.93%、24.51%。
抓项目、稳投资,经济发展动能澎湃。
文山州始终以大抓项目、大干项目作为拼经济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开工项目710个,总投资732.9亿元。坚持“一把手”招商引资,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攻坚三年行动。今年以来,全州实施产业招商项目226个,引进州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增长52.89%。
坚持完善基础设施,紧盯通高速、修铁路、建机场、造码头四件大事不动摇。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达到1290公里,文山砚山机场改扩建、丘北民用机场项目前期稳步开展。珠江航运云南富宁港工程正式启动建设,文山至蒙自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于6月获批。
大抓产业、大抓工业,后发赶超优势进一步凸显。
绿色铝成为发展主引擎。文山州围绕宏泰、神火、文铝三家链主企业,抓住铝水、精深加工、以铝为基础的新材料、全产业链发展四个关键,推进绿色铝产业集群发展。截至目前,全州落地绿色铝产能343万吨、再生铝产能178万吨,23家铝精深加工企业签约落地。1-8月实现绿色铝产值331.25亿元,同比增长19.89%。铝下游的宏盛、凯隆、贵山、桂铝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三七金字招牌越擦越亮。规上食药企业达到46户,三七国际商标注册覆盖99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引进光筑农业、牛牛牧业等一批龙头企业,高峰牛、八宝贡米、丘北辣椒等优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康养旅游深入推进。实施“十个高星级酒店、百个精品民宿、千里绿道、万里花带”“十百千万”工程,持续擦亮普者黑、坝美金字招牌。
办实事、惠民生,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文山州深入推动农民工特别是易地搬迁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大以工代赈支持力度,拓宽群众就业渠道,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全州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8.54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97万人。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补短板,今年共争取上级资金5.98亿元支持社会民生发展,教育综合发展系数从全省第11位跃升至第3位。
“我们将牢牢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稳保进、以进促稳工作总基调,出实招、破难题、强调度,抢抓支持云南建设沿边产业园、承接产业转移等系列国家和省重大政策机遇,聚焦‘三个经济’,坚持以资源换产业、换市场、换技术,借力借势拼经济,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推动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文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世嫣表示,将突出抓好产业发展,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拼经济、拼发展最关键一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实体经济,扎实抓好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民生事业,全力稳就业、稳物价、保安全,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